地处湘南的永州,因地理位置优越,是湖南联通两广、西进云贵、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地带,属于国家级“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临近春节,记者在永州走访发现,该市各县区聚力打造特色制造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引导各类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汇聚,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批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强劲。

  新产业

  位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北缘的永州矿藏丰富,已发现矿产(含亚种)75种,占湖南已发现158种矿产(含亚种)的47.5%,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41种。永州还发现储量亿吨级锰矿,锰资源储量稳居湖南省第一。


67930931ed82b.jpg


  永州道县是全国第四大锰矿区,湘源锂多金属矿为中国稀缺的大规模、低品位硬岩锂多金属矿,伴生锡、钨等金属资源,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紫金矿业前来助力打造湘南地区锂产业发展新高地。

  “将建设年处理500、1000万吨锂矿石采选生产线及相关配套项目和两条年产3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全部投产达效后预期可年产当量碳酸锂约6万吨,保障中国锂资源供应,壮大新能源产业。”湖南紫金锂多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一恒介绍。

  目前,道县新能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该县高新区锂电新能源企业有10家,涵盖上游锂电原材料加工、中游锂电池生产制造和下游消费电池三大板块。“县里还规划建设了锂多金属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区、锂电池产业园和锂矿采选产业聚集区,着力打造湖南锂电新能源基地。”道县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纪工委书记兼监工委主任黄潜说。

  零陵锰系新材料通过引进湘潭电化与鑫城锰业合作,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及10万吨四氧化三锰、25万吨高纯硫酸锰锰酸锂及前驱体材料项目,也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

  通过依托稀土、锂、锰等矿产资源禀赋,永州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料产业,产业链不断壮大延伸,产品涵盖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储能材料)、碳基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产值快速增长的产业集群。

  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卫红表示,锂电产业方面,永州宁远、新田、道县等区域协同锂电产业引进培育的湖南锂都,年产固态电解质涂覆膈膜8亿平方米项目,产能湖南第一。其中,宁远高新区的盛远新能源在深圳、东莞等17个城市布局电动车换电租赁点10万个,积极开拓全国城乡共享电动车市场。

  新技术

  在中国,每3把伞具的伞布就有1把产自祁阳东骏纺织。这家位于祁阳高新区的全球雨伞布供应龙头企业涵盖了从原材料“一根丝”到终端产品“一匹布”的制造全工序,生产销售的伞布、高品质涤纶面料产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雨伞布市场份额占全球50%左右。

  在东骏纺织无水印色车间,10余台无水印色机高速运转。一台机器每分钟可完成100米印色作业,轻松实现一机多布、一布多染的24小时错峰作业。

  “兴建智能化无水印色车间,生产效率翻了一倍,还解决了传统水洗印染晾晒难题,实现污水零排放。”祁阳东骏纺织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维国说,东骏纺织全面铺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纺织场景不再,获评湖南省工信厅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经东骏纺织带动,祁阳轻纺织鞋-纺织产业集群成永州首个过百亿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并协助企业联合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50余名。

  祁阳的例子只是永州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的一个缩影。“林木之乡”新田县林产品加工业也迈向高端化,打造了“从一棵树到一个家”的全产业链,绿色板材及家居产业集群入围湖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养名单,成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田还引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鲁丽集团分期在该县建设湖南鲁丽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湖南现代智能家居产业园。“新田可以实现从原木投料、板材成品、包装入库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新田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合作产业发展局局长刘海花说。

  东安吉他打造智能化生产线,运用自动化机械工业手臂满足吉他不同尺寸造型需求,每年有20多万把“东安制造”吉他漂洋过海销往10余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全国中高端吉他制造第三大聚集地。

  在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永州市注重差异化发展策略,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同时开展企业“看样学样”观摩活动,在轻纺制鞋、电机马达、箱包等重点行业推广共性应用,让企业真正理解智能化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从“不想改”到“主动改”。

  目前,永州有259家规工企业完成或正开展“数改智转”,完成上云企业达8398家,上平台企业649家;建设完成智能制造企业121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62条,智能工位1059个。位于永远县的汇盛鞋业被评为10家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之一,实现永州市该项目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