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足3万的江苏镇江高桥镇,被誉为“中国雪地靴之乡”。

  当前高桥镇拥有近400家雪地靴生产企业和800多家电商,年总产值突破22亿元,国内市占率超40%。每年有超1500万双雪地靴从这里发出,近一半产品出口至美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雪地靴让高桥镇声名远播。这座少雪的南方小镇,何以成为“中国雪地靴之乡”?

  巨头的成长密码

  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

  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高桥,坐落在东海、长江和黄浦江的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有镇江“后花园”、扬州“南大门”之美誉。

  高桥镇成为“中国雪地靴之乡”并非偶然,而是与其深厚的皮鞋制造产业根基有关。


6795f6e12b37b.jpg


  20世纪60年代,凭借着丰厚历史和地理优势,高桥镇皮鞋加工产业崭露头角。随着制鞋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到高桥寻求代工业务。

  2000年前后,雪地靴在海外流行起来。拥有大量制鞋匠人的高桥镇抓住商机,由外贸贴牌代工开始,逐渐将“主战场”转向雪地靴产业。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如今,高桥镇的雪地靴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集原料销售、成品生产、网络销售、物流快递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8300人,行业总产值持续稳定在22亿元左右。

  “雪地靴产业能在江苏高桥镇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张春龙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早期皮鞋产业的繁荣,为后期雪地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大量技术精湛的匠人。加之政府引导、商会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了雪地靴产业在高桥的快速成长。

  张春龙指出,相较于其他地区,高桥雪地靴产业链完善、集群效应显著,相关电商数量众多,且出口量大、国际化程度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这些因素使得高桥镇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各地培育形成一大批产业发展的特色小镇。高桥便是以雪地靴产业为特色的一个成功案例。”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

  保持好势头,提高竞争力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打造自主品牌的硬核实力,是高桥雪地靴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直走贴牌代工的道路,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在雪地靴年产量破千万后,高桥镇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如今,高桥雪地靴已注册Donessy、五峰山、亚泰雅、Changjia等多个自有品牌,拥有外观设计专利200余件,初步实现了高桥雪地靴的产业品牌化。

  与此同时,“直播+电商”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桥雪地靴产业带来巨大机遇。

  近两年,通过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模式,高桥雪地靴进一步打开了市场。2023年,全镇雪地靴网上销售额约9亿元,网红直播带货日销量最高达2万多双。

  2024年3月,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这为高桥雪地靴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路径。

  高桥镇还通过“抱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2024年10月下旬,高桥镇走进哈尔滨举行专场推介活动,通过展示雪地靴产品、推介两地经贸、促进跨境电商合作等,推动本地雪地靴企业与东北地区乃至海外贸易商合作。

  张春龙指出,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高桥镇要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还需持续强化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首先,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其次,加强设计研发,推动产品创新,形成独特品牌优势。同时,深化电商合作,增强销售渠道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最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在何建华看来,高桥不仅要进一步培育形成具有创新性、美誉度、竞争力的高标识度自有品牌,还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空间,运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模式开拓新兴市场,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江苏省皮革协会秘书长、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旅游与艺术系主任孙家珏表示,对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是县域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手段。要引导雪地靴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此外,还需紧跟制鞋产业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于鞋类产品的需求愈发多元,鞋子的舒适度、功能性、健康性,是雪地靴企业未来需要重点攻克的方向。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雪地靴产业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