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答记者问——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部长通道”上回答了记者提问。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得怎么样了?下一步如何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前提下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韩俊就相关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对此,有媒体提出,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以及如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韩俊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去年,我们克服了比较严重的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获得了这么一个好的成绩,是高位基础上的丰产稳产。”他表示,1.4万亿斤粮食摊到全国14亿人头上,人均就是500公斤,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口粮主要是稻谷和小麦,长期以来自给率超过95%;谷物不包括大豆的话,自给率也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韩俊强调:“把粮食产量抓上去,要费很大功夫,但如果大家都不重视的话,掉下来很容易,所以不能轻言过关,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
如何看待1.4万亿斤左右的粮食生产目标,韩俊回应:“去年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是有技术支撑、投入支撑、政策支撑的,近3年,我国粮食产量平均已经超过1.39万亿斤,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纳入主要预期目标,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对此,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具体从哪方面入手?韩俊表示,首先要抓好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强科技。努力稳住17.9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再建8000万亩左右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增单产方面,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四良”深度融合,把试验田里的高产成绩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提品质方面,培育推广优质稻谷、优质专用小麦、高油高产大豆等优质品种,扶持现代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生产更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强科技方面,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要推进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