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桃花盛开,希望的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部署掷地有声。

  眼下,我市各县区正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新品种、新技术点亮田间新“耕”景,新农人、新农具奏响科技兴农新乐章,新举措、新思路绘就农业新图景。

  新品种新技术 汇聚田间地头

  走进榆中县园子岔乡小岔村百合籽种繁育基地,田间地头的临时“课堂”热闹非凡。今年,园子岔乡积极推进百合种植基地百合籽种繁育项目建设,预计每年能生产百合种球800万粒左右,带动农户自繁自育1200万粒以上,可满足3000亩左右的种植需求。

  榆中县自去年提出全面实施中国·兰州现代丝路寒旱种业创新谷以来,依托以高原夏菜为主的种子种苗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以百合、马铃薯自有种子的品种优势,持续做优做强甘肃康源、榆中裕丰、榆中水禾等集约化育苗中心,累计建成蔬菜种苗工厂化育苗企业14家,年繁育蔬菜优质种苗3亿株以上。今年,该县将围绕百合、中药材和高原夏菜、马铃薯等特色产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建设中国兰州丝路寒旱现代种业创新谷,打造兰州现代种业新优势。


67f38a5cde5a3.jpg


  位于西固区达川镇的“启天创高西甜瓜科技园”,是由兰州启天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育种“高地”,主要组织育种企业、甘肃省农科院、淮北师范大学相关育种团队,进行西甜瓜新优品种选育、比对试验和展示,并发展新优品种西甜瓜的大田代繁扩种,从而引领西甜瓜新优品种种植产业发展。

  兰州启天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铁栋告诉记者,“启天创高西甜瓜科技园”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智慧农业试验基地和中国农大智慧农业团队合作研发相关核心技术,申请获批了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无人机的农场工人劳作行为识别算法研究及管理系统研发”项目和兰州市科技计划“基于机器视觉AI算法的西甜瓜种子纯度鉴定智能系统研发”项目。

  据了解,无人机识别农场工人管理项目利用无人机进行农场监控,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对农民劳作的准确分类和判断,旨在解决当前农场工人可能的摸鱼、偷懒等行为,并结合品种标准化种植管理规范要求人员劳作行为的规范,从而提高人员投入和产出价值。

  西甜瓜种子纯度鉴定智能系统项目旨在通过机器视觉AI算法,实现对西甜瓜种子的快速、自动化鉴定,大幅提高鉴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种子进行精细的图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种子的纯度,减少人为误差,通过智能系统对鉴定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提高种子纯度鉴定水平,有助于保障西甜瓜等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良种良法良技汇聚田间地头,我市各县区开展的新品新技术运用,不仅让阡陌沃野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场,还折射出现代农业技术跃升的新图景,让生产“含新量”持续推动产业“含金量”连连攀升。

  新农具新农人 深耕智慧农业

  春季是果树萌芽抽梢、开花坐果的重要时期,也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日前,西固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金沟乡马家山村苹果园使用无人机开展石硫合剂芽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全区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安全,为果园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打下坚实基础。

  果园病虫害防控现场,工作人员在对无人机的设定路线、配比农药、喷嘴检测等进行操作并检查完好后,在飞防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盘旋升空,按照预定的路线、区域,对果园进行大规模的喷药作业,近百亩的果园2小时就完成了农药喷洒。“每年果园得打好几次药,人很费劲,无人机打药省工省力,效果还好!”果农杨师傅高兴地说。

  据西固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量能减少50%以上,雾化程度好,可大幅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同时,无人机作业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农药,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健康风险,节约了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