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药香谱新篇:新荷花赴港上市背后的中药产业革新之路
在中医药行业传承与创新的深度交融中,中药产业正悄然经历着形态的重塑与变革。随着医疗机构对标准化中药饮片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数字化工具在药材溯源、生产流通等环节的逐步渗透,传统炮制工艺与现代质控体系的融合,已然成为中药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近期,中药饮片行业的领军企业新荷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企业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更折射出整个中药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新荷花此前曾三次冲击A股上市未果,此次转战港股市场,并非简单的市场选择,而是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战略布局,也契合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中药企业价值重新评估的逻辑。在资本市场,类似多路径探索资本化的案例并不鲜见。例如,老铺黄金在A股多次递表无果后转道港股,上市后市值稳步增长。对于企业而言,敢于尝试不同资本化路径,必然需要以扎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而这正是新荷花的核心优势所在。
当市场还在争论中医药现代化能否带来商业价值时,新荷花的财务数据给出了明确答案。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其公司营收从7.8亿元攀升至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27%,增速在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位居第一,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在盈利结构方面,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公司毛利从1.65亿元增长至2.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虽然2024年新荷花公司账面净利润较上年有所下滑,但这主要是由于筹备上市产生的一次性费用所致,与主营业务基本面无关。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口径测算,新荷花经调整净利润实为1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反映出其核心经营活动的真实回报水平。此外,截至2024年末,新荷花持有1.4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未来的持续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财务弹性。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为行业划定了清晰的航道。例如,《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中药全产业链数字化驱动,强化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和推广运用;《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版《中国药典》新增中药品种28个,修订420个,对饮片重金属、农残检测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加速中药产业标准化进程。此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标志着中药饮片集采进入纵深推进阶段。目前,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仍处于低位,2023年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2.7%,即便排名第二的新荷花市占率也仅为0.4%,但集采政策的全面推进将加速中小企业出清,使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全产业链质控体系的头部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成本优势。新荷花凭借对产品“标准话语权”的掌控,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占据先机。
随着技术端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各大企业将AI炮制技术、3D打印等新兴技术应用到中药饮片的开发中,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元消费者需求。新荷花整合AI、大数据和物联网驱动的全链条技术与系统,极大减少了传统炮制工艺误差,将政策对中药产业数字化的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契合了中药饮片质量的新规要求。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显示,近年来国内中医诊疗量突破12.8亿次,超9万家医疗机构形成庞大需求网络,叠加公立医院中药收入占比提升至20.5%的供给端变革,与新荷花深耕千余家医疗机构的渠道网络形成战略共振。我国中药产品市场预计将由2023年的4516亿元增至2030年的59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直指万亿市场规模。同时,随着WHO传统医学战略的推进,中药国际化进程显著提速。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从2019年20.1万吨攀升至2023年22.2万吨,全球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新荷花依托香港战略支点,构建辐射全球的饮片供应体系,计划通过中药饮片打入东南亚市场,借草本补剂产品渗透欧美大健康领域,实现出口产品矩阵的战略分层。作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核心成员,其已成功取得越南GMP认证,并正积极推动在马来西亚等沿线国家的业务拓展,逐步打开东南亚市场。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资本市场有望重新发现中药板块被低估的消费潜力。新荷花此时递表港交所,正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有望在传承与创新中,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