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年8月25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并推动绿色低碳能源的加速转型。这些措施将有效促进城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并为全国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标杆。


66caa9b0106ef.png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因此,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首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为此,北京市政府在党的领导下,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并于近日正式发布。

  该方案明确了到2030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达到总能耗的30%。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根据方案,政府将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希望通过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完善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出台包括补贴、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此外,计划推动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平台,打破传统电力市场的壁垒,使得可再生能源供需双方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推动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 方案指出,未来在新建建筑中将普遍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鼓励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同时,北京还将加速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以促进绿色出行及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四是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 北京市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参与度。计划在各区开展主题活动,与群众共同探讨绿色生活方式,增强社会各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和参与。

  标杆项目的落地

  在政策的引导下,北京已启动多个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其中,位于怀柔区的全国首个“零能耗”公共建筑正在建设中,该建筑将完全集成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发电系统,力争在投运后实现全年自给自足。此外,顺义区的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预计到2025年,电动出租车将占到全区出租车的50%以上。

  未来展望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实施《实施方案》,北京将努力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树立榜样。

  总的来说,北京市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将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这不仅符合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也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示范。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北京能成为更具生态魅力的示范城市,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