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领军机构探路前行 引金融活水浇灌首都科技“沃土”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金融如何“贷”动?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培育系统内的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事业部,同时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硬实力”。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创新开展科技金融领军机构培育工作,首次培育工作最终确定14家机构为科技金融领军机构。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走进北京经济开发区,探访北京市首批科技金融领军机构“贷”动科技企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双向“奔赴” 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动能
“让太空资源融入生活”,走进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该公司名称下面还清晰写着这样一句话。同时,多个火箭模型以及发动机等零件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截至目前,我们成功完成了16次发射。” 星河动力首席战略官宋路告诉记者。
据介绍,星河动力是国内第一家实现连续、稳定成功发射的民营火箭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是目前发射次数最多、服务客户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并率先形成了规模化营收,加速助推了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的产业化进程。
记者了解到,北京经济开发区聚集航天企业超100家,由于商业航天领域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许多企业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星河动力也不例外。“在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交通银行给予了我们较大的支持和帮助。”宋路称。
“随着交通银行科技金融产品的升级迭代,‘交银创投贷’与星河动力的需求匹配度高。”交通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行长张庚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深入企业走访,并到现场实地观摩项目发射,了解企业技术实力和项目运作情况,最终该支行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了中短期贷款相结合的审批工作。
张庚介绍称,此外,交通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依托“交银创投贷”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模式,以“股、贷、债、租、托”一揽子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北京经济开发区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在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赋医药”)实验室内,记者注意到,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各种仪器以及实验设备映入眼帘。据了解,赛赋医药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IND申报为核心的全链条一站式CRO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与医药行业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也引发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投资趋于谨慎,融资难度增大。在此背景下,赛赋医药CEO兼首席科学家王全军告诉记者,2023年,赛赋医药得到了民生银行北京中关村分行的授信支持。截至2025年2月,民生银行给予赛赋医药授信额度5000万元,年化利率在2.6%以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王全军进一步表示,民生银行不仅在贷款授信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在日常结算、社保卡更换一站式服务以及为企业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等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帮助。“正是在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众多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赛赋医药得以更好的发展,今年苏州设施投产、无锡核药的设施已开始为国内外客户开展核药的评价研究服务,国际项目也越来越多。”王全军称。
政策引领 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北京金融机构必须树立的长期发展战略。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创新开展科技金融领军机构培育工作,首次培育工作最终确定14家机构为科技金融领军机构,带动全市金融机构科技金融业务进一步专营化、专业化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企业、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从获评机构平均数据情况来看,2023年末科技贷款余额22.27亿元,增速57.25%,科技贷款新发放额占比30.14%,远高于北京市科技贷款平均增速和专营化程度。从定性评价来看,获评机构均已建立专门的组织架构和专业人才团队,制定了针对性的科技金融工作管理制度及考核机制,有较为丰富的科技金融信贷产品及专项服务举措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